【家徒四壁的意思】“家徒四壁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用来形容家中非常贫穷,除了四面墙壁之外,什么也没有。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生活拮据、经济困难的状态。
一、成语解释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家徒四壁 |
拼音 | jiā tú sì bì |
出处 | 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文君夜亡奔相如,相如乃与驰归成都,家居徒四壁立。” |
含义 | 形容家中非常贫穷,一无所有,只有四面墙壁。 |
用法 | 多用于书面语,表示家庭经济状况极差。 |
近义词 | 一贫如洗、家无儋石、穷困潦倒 |
反义词 | 富可敌国、富庶丰足、家财万贯 |
二、成语背景
“家徒四壁”最早出自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,讲述的是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。当时司马相如家境贫寒,家中只有四面墙壁,没有其他家具或财物。后来,这个成语便被用来形容人生活极度贫困。
三、使用场景
- 描述某人经济困难,生活拮据。
- 用于文学作品中刻画人物的贫穷处境。
- 在口语或书面语中表达对他人困境的理解与同情。
四、示例句子
1. 他虽然勤奋努力,但因为家徒四壁,无法继续深造。
2. 尽管家徒四壁,他依然坚持读书,最终改变了命运。
3. 那个村子家徒四壁,村民们靠政府救济度日。
五、总结
“家徒四壁”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,不仅表达了物质上的匮乏,也反映了生活的艰难。在现代汉语中,它仍然广泛使用,常用于描写贫困状态或强调一个人虽贫而志不改的精神。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来源和用法,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语言魅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