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寡廉鲜耻是什么意思】“寡廉鲜耻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没有羞耻心,缺乏道德操守和廉耻之心。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多用于批评那些行为不端、不知悔改的人。
一、成语解析
- 词义:指人没有廉耻,不知羞耻,行为卑劣。
- 出处:最早见于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:“今夫赵女郑姬,饰容而卖淫,其亡也,非其才之不善,乃其行之不端也。故曰:‘寡廉鲜耻,而事不成。’”
- 结构:“寡”意为少,“廉”指廉洁,“鲜”是少,“耻”是羞耻。合起来就是“缺乏廉洁和羞耻”。
二、用法与语境
使用场景 | 示例句子 | 说明 |
批评他人行为 | “他为了利益不择手段,真是寡廉鲜耻。” | 表达对某人道德沦丧的不满 |
描述社会现象 | “一些商家为了牟利,毫无底线,真是寡廉鲜耻。” | 指社会中某些不良风气 |
自我反省 | “我曾经也做过一些不光彩的事,现在想想真是寡廉鲜耻。” | 表达对自己过去行为的懊悔 |
三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型 | 成语/词语 |
近义词 | 厚颜无耻、不知羞耻、无耻之徒 |
反义词 | 廉洁奉公、知书达理、有羞耻心 |
四、总结
“寡廉鲜耻”是一个带有强烈贬义色彩的成语,强调一个人缺乏基本的道德修养和羞耻感。在现实生活中,我们应时刻提醒自己保持良知与操守,避免成为“寡廉鲜耻”的人。同时,在使用该成语时要注意语境,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解或冒犯。
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,“寡廉鲜耻”不仅是一个语言表达工具,更是一种对个人品德的警示。希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能坚守底线,做一个有廉耻、有担当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