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甄选问答 >

喜怒哀乐之未发原文及翻译

2025-10-03 14:25:25

问题描述:

喜怒哀乐之未发原文及翻译,这个问题折磨我三天了,求帮忙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0-03 14:25:25

喜怒哀乐之未发原文及翻译】一、

“喜怒哀乐之未发”出自《中庸》第一章,是儒家思想中关于人性与情感状态的重要论述。这句话强调的是人在没有受到外界刺激时,内心所处的一种自然、平静、未被情绪干扰的状态。这种状态被认为是“中”的体现,即一种平衡、和谐的心理状态。

在儒家哲学中,“喜怒哀乐之未发”被视为人与天地万物合一的本源状态,是“性”的自然表现。当人处于这种状态时,内心清明、无偏无倚,能够顺应天道,达到真正的“中和”。

本文将对“喜怒哀乐之未发”的原文进行解读,并提供对应的白话翻译,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内涵。

二、原文与翻译对照表

原文 白话翻译
喜怒哀乐之未发,谓之中。 当喜悦、愤怒、悲哀、快乐等情绪尚未显现时,这种状态叫做“中”。
发而皆中节,谓之和。 情绪表达出来后,如果都能合乎节度,就叫做“和”。
中也者,天下之大本也;和也者,天下之达道也。 “中”是天下万物的根本;“和”是天下通行的道理。
致中和,天地位焉,万物育焉。 达到“中和”的境界,天地就会各安其位,万物也就得以生长繁衍。

三、补充说明

“喜怒哀乐之未发”不仅是对情感状态的描述,更是一种修养的境界。它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平和,不被外物所扰,从而实现内在的和谐与外在的秩序。

在现代社会,面对快节奏的生活和复杂的人际关系,“中和”的理念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它提醒我们,在情绪波动时应学会自我调节,追求内心的稳定与平衡。

四、结语

“喜怒哀乐之未发”是儒家思想中关于人性与情感的重要概念,体现了古人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。通过理解这一概念,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,提升自我修养,实现身心的和谐统一。

如需进一步探讨“中和”思想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,可参考相关哲学或心理学文献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