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干戈玉帛的意思】“干戈玉帛”是一个成语,常用于形容和平与战争的对立或转变。它不仅表达了军事冲突与和平外交之间的关系,还体现了古代社会中政治、文化与外交手段的结合。
一、词语解析
- 干戈:原指古代的兵器,象征战争、冲突。
- 玉帛:玉器和丝织品,是古代用于礼仪、贡品和外交的贵重物品,象征和平、友好。
因此,“干戈玉帛”整体上表示从战争走向和平,或通过外交手段化解矛盾,实现和睦相处。
二、出处与用法
该成语出自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:“于是乎有玉帛之使,有干戈之畏。”意思是说,在国家之间既有和平交往(玉帛),也有军事威慑(干戈)。
在现代汉语中,“干戈玉帛”多用于描述国家间关系的变化,如由对抗转为合作,或强调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。
三、总结对比表
项目 | 内容说明 |
成语名称 | 干戈玉帛 |
字面意思 | “干戈”指战争,“玉帛”指和平交往 |
深层含义 | 表示战争与和平的交替,或通过外交手段达成和解 |
出处 | 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 |
现代用法 | 多用于描述国家间关系的转变,强调和平与外交的重要性 |
适用场景 | 政治、历史、外交等场合,表达从冲突到和解的过程 |
四、延伸理解
“干戈玉帛”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概括,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:战争虽不可避免,但最终仍需回归和平。这种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,体现了儒家“以德服人”、“和为贵”的理念。
在当今国际关系中,“干戈玉帛”依然具有现实意义,提醒人们在面对分歧时,应优先考虑对话与合作,而非对抗与冲突。
结语:
“干戈玉帛”不仅是语言上的修辞,更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一种深刻洞察。它告诉我们,真正的力量不在于武力,而在于智慧与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