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但愿海波平封侯非我愿全诗】一、
“但愿海波平,封侯非我愿”出自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的《韬钤深处》一诗。该句表达了作者不追求功名利禄,而是希望国家安定、百姓安居乐业的高尚情怀。整首诗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体现了作者以国事为重、以民为本的爱国精神。
此句常被引用,作为表达淡泊名利、心系家国的典范。在当代社会中,它也常被用来鼓励人们关注公共事务、奉献社会,而非一味追求个人荣耀。
二、诗歌原文及解析
项目 | 内容 |
诗句出处 | 明代戚继光《韬钤深处》 |
原诗全文 | “封侯只合在龙庭,故国无家泪满巾。但愿海波平,封侯非我愿。” |
作者简介 | 戚继光(1528—1588),字元敬,号南塘,山东蓬莱人,明代著名军事家、抗倭名将。 |
诗句含义 | 表达了诗人不求封侯拜将,只愿国家太平、海疆安宁的志向。 |
情感基调 | 淡泊名利、忧国忧民、胸怀大志 |
现实意义 | 鼓励人们关注国家和人民的利益,而非个人荣华富贵 |
三、延伸思考
戚继光一生致力于抗击倭寇、保家卫国,他的诗句不仅是对个人志向的表白,更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反思。在那个战乱频仍、官场腐败的时代,他选择了一条不同于大多数士人的道路——不贪图权位,只为天下苍生。
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无论是在职场、学术还是生活中,面对诱惑与挑战时,保持一颗为他人、为社会服务的心,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。
四、结语
“但愿海波平,封侯非我愿”不仅是一句诗,更是一种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体现。它提醒我们,在追求个人成功的同时,不应忘记初心,应始终怀有对国家、对人民的责任感与使命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