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吕不韦的成语典故是什么】吕不韦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、商人,也是秦始皇的丞相。他不仅在政治上有所建树,还在文化领域留下了深远的影响。其中最著名的便是《吕氏春秋》一书,而他在历史中也留下了一些与他相关的成语典故。这些成语不仅反映了吕不韦的性格、思想,也展现了当时的历史背景。
一、总结
吕不韦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人,但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,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。他的成语典故虽然不多,但每一个都具有代表性,反映了他在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等方面的成就和影响。
以下是关于“吕不韦的成语典故”的相关资料整理:
成语 | 出处 | 含义 | 相关人物/事件 |
一字千金 | 《史记·吕不韦列传》 | 指文章或字句价值极高,形容文字精炼、意义深远 | 吕不韦主持编纂《吕氏春秋》,邀请门客编写,最后悬赏千金,以求增补 |
奇货可居 | 《史记·吕不韦列传》 | 指珍贵的物品或人才值得投资,有升值空间 | 吕不韦认为子楚(嬴异人)是“奇货”,决定投资他,最终获得巨大回报 |
精打细算 | 《史记》等文献 | 形容做事细致、计算周密,注重效益 | 虽非直接出自吕不韦,但常用于形容其商业头脑和理财能力 |
以权谋私 | 《史记》等文献 | 指利用职权为自己谋取私利 | 吕不韦因权力过大,被后世部分史家批评有此倾向 |
二、详细说明
1. 一字千金
这个成语最早见于《史记·吕不韦列传》。吕不韦为了推广自己的思想,召集门客编写《吕氏春秋》。完成后,他将书放在城门上,悬赏千金,希望有人能增删修改。结果无人敢动,于是吕不韦便以此来证明这本书的价值。这个故事后来演变为“一字千金”,用来形容文章或语言的价值极高。
2. 奇货可居
同样出自《史记·吕不韦列传》。吕不韦看到秦国的公子子楚(即后来的秦庄襄王)处境艰难,认为他是“奇货”,可以投资。于是他拿出大量钱财帮助子楚,最终子楚成功继承王位,吕不韦也因此获得了巨大的政治资本。这个成语现在多用来形容对有价值的人或物进行投资。
3. 精打细算
虽然没有直接出自吕不韦本人的记载,但后人常以此来形容他经商时的谨慎和理性。吕不韦从商起家,善于经营,精明算计,因此“精打细算”常被用来形容他。
4. 以权谋私
这个成语并非吕不韦所创,但在后世评价中,有人认为吕不韦在掌权期间,曾利用职权为自己谋利,甚至影响了秦王政的统治。因此,“以权谋私”也成为对他的一种负面评价。
三、结语
吕不韦虽然在历史上存在争议,但他留下的成语典故却成为后人了解他思想和行为的重要窗口。无论是“一字千金”的文化贡献,还是“奇货可居”的政治眼光,都体现了他在那个时代的独特地位。这些成语不仅是语言艺术的结晶,更是历史人物性格与时代背景的缩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