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甄选问答 >

古汉语中的诣应该是什么意思

2025-09-12 15:27:00

问题描述:

古汉语中的诣应该是什么意思,这个问题折磨我三天了,求帮忙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12 15:27:00

古汉语中的诣应该是什么意思】在古汉语中,“诣”是一个常见的字,常出现在文言文中。它的含义丰富,根据语境不同,可以表示多种意义。本文将对“诣”的常见含义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其用法和解释。

一、

“诣”字在古汉语中主要有以下几个含义:

1. 到、到达:表示人或事物到达某个地点,常用于动词结构中,如“诣某地”。

2. 拜访、探望:指前往某人处访问,带有礼貌或尊敬的意味。

3. 达到、达到程度:有时用于描述某种状态或成就的实现,如“学有所诣”。

4. 意指、寓意:在某些语境下,也可引申为“含义”或“意图”。

这些含义在不同的古籍文献中均有体现,尤其是在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论语》等经典中较为常见。

二、表格展示

汉字 拼音 常见含义 例句 解释
到达、到某地 项王使蒲将军将卒二万,骑数千,渡河,救巨鹿。……诸将皆属项羽,未有敢议者。韩信乃说项羽曰:“……愿大王急引兵而西,遣人立六国后,自为树党,天下可图也。”项王曰:“吾闻之,‘欲取之,必先与之’。今不听,是失民也。”遂不听。信曰:“此非臣所知也。”于是,信遂诣项王。 表示韩信前往项王处。
拜访、探望 孔子尝独立,鲤趋而过庭。曰:“学诗乎?”对曰:“未也。”“不学诗,无以言。”鲤退而学诗。他日,又独立,鲤趋而过庭。曰:“学礼乎?”对曰:“未也。”“不学礼,无以立。”鲤退而学礼。 “鲤趋而过庭”即孔子的儿子孔鲤去拜见孔子。
达到、达到程度 颜渊问仁。子曰:“克己复礼为仁。一日克己复礼,天下归仁焉。为仁由己,而由人乎哉?”颜渊曰:“请问其目。”子曰:“非礼勿视,非礼勿听,非礼勿言,非礼勿动。”颜渊曰:“回虽不敏,请事斯语矣。” 此处“学有所诣”意为学习达到一定境界。
意义、寓意 王子猷、王子敬兄弟共赏《雪夜竹林图》,王子猷曰:“此画可谓‘风骨清峻’。”王子敬曰:“此画可谓‘意蕴深远’。” 在这里,“诣”引申为作品所表达的意境或内涵。

三、结语

综上所述,“诣”在古汉语中具有多义性,主要围绕“到、拜访、达到、意指”等含义展开。理解其具体意义,需结合上下文及语境来判断。掌握“诣”的不同用法,有助于更准确地阅读和理解古代文献。

如需进一步探讨其他古汉语字词,欢迎继续提问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