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85高程什么意思】“85高程”是测绘领域中一个常见的术语,通常指的是中国在1985年确定的国家高程基准。它主要用于测量和表示地面上某一点相对于某一基准面的高度,广泛应用于地形图绘制、工程建设、地理信息系统(GIS)等领域。
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“85高程”的含义及其应用,以下是对这一概念的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对比说明。
一、什么是“85高程”?
“85高程”全称是“1985国家高程基准”,是中国于1985年正式启用的一种高程系统。该基准基于黄海平均海水面,作为全国统一的高程起算点,用于测量各地地面点的海拔高度。
简单来说,如果某个地点的高程为“85高程50米”,则表示该点比1985国家高程基准面高出50米。
二、与“吴淞高程”、“珠江高程”等的区别
在中国历史上,不同地区曾使用过不同的高程基准,如:
- 吴淞高程:以上海吴淞口的平均海平面为基准。
- 珠江高程:以广州珠江口的平均海平面为基准。
- 1985国家高程基准:全国统一使用,避免了因区域差异导致的数据混乱。
因此,“85高程”具有更高的权威性和统一性,是目前中国最常用的标准高程系统。
三、常见应用场景
应用场景 | 说明 |
地形图绘制 | 用于标注地势高低,帮助分析地貌特征 |
工程建设 | 如道路、桥梁、建筑等,需要精确高程数据 |
水利工程 | 如水库、堤坝等,需了解水位与地形关系 |
GIS系统 |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作为基础数据源 |
科研与教学 | 用于地理、地质、环境等领域的研究 |
四、如何获取“85高程”数据?
获取“85高程”数据的方式包括:
- 通过国家测绘局或地方测绘机构提供的地形图和高程数据;
- 利用GPS设备结合高程模型(如DEM)进行计算;
- 使用在线地图平台(如百度地图、高德地图)查询部分高程信息(精度有限)。
五、总结
“85高程”是中国现行的国家高程标准,具有统一性、权威性和广泛适用性。它在工程建设、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了解“85高程”的意义,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和应用地理信息数据。
表格总结:
项目 | 内容 |
全称 | 1985国家高程基准 |
基准面 | 黄海平均海平面 |
应用领域 | 地形图、工程、GIS、水利等 |
特点 | 统一、权威、广泛使用 |
与其他高程区别 | 相比吴淞、珠江等更具一致性 |
获取方式 | 测绘部门、GPS、地图平台等 |
通过以上内容,我们可以清晰地理解“85高程”的含义及其实际应用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