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虎视眈眈什么意思】“虎视眈眈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对某事或某人充满敌意、蓄势待发,时刻准备进攻或夺取。这个成语形象生动,具有强烈的画面感和威慑力。
一、成语释义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虎视眈眈 |
拼音 | hǔ shì dān dān |
出处 | 《周易·颐卦》:“虎视眈眈,其欲逐逐。” |
字面意思 | 象老虎一样盯着看,形容紧张、警惕或伺机而动的样子。 |
引申含义 | 形容对某人或某事充满敌意、觊觎或伺机而动。 |
使用场景 | 常用于描述竞争、威胁、敌对状态等情境。 |
近义词 | 虎踞龙盘、窥视、觊觎、伺机而动 |
反义词 | 安然无恙、无动于衷、心平气和 |
二、使用示例
1. 商场竞争:
“两家公司为了争夺市场,彼此虎视眈眈,随时可能发动价格战。”
2. 外交关系:
“邻国在边境地区部署重兵,显然是对我国虎视眈眈。”
3. 个人关系:
“他一直对我的职位虎视眈眈,总想取而代之。”
三、成语背后的文化内涵
“虎视眈眈”源自古代对猛兽的敬畏与模仿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虎是力量、威严和危险的象征。成语中的“眈眈”二字,形容眼睛紧盯着不放,体现出一种高度警觉和潜在的威胁感。
这一成语不仅用于描写现实中的竞争和敌对关系,也常被用来比喻心理上的压力和不安定的状态。
四、如何正确使用
- 适用对象:多用于人或势力之间,强调“注视”与“潜在威胁”。
- 语气色彩:偏负面,带有警惕或敌意的意味。
- 常见搭配:虎视眈眈地盯着、虎视眈眈的敌人、虎视眈眈的目光。
五、总结
“虎视眈眈”是一个形象生动、寓意深刻的成语,常用于表达对某种威胁或竞争的警惕。它不仅可用于日常交流,也可用于文学、新闻、演讲等多种场合,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。
如果你在写作或口语中需要一个能准确表达“盯梢、威胁、伺机而动”的词语,“虎视眈眈”无疑是一个非常合适的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