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史记商君列传节选原文及翻译】一、
《史记·商君列传》是司马迁所著《史记》中的一篇,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秦国政治家商鞅的生平事迹。商鞅原为魏国人,后投奔秦国,在秦孝公的支持下推行变法,使秦国由弱转强,奠定了日后统一六国的基础。
本篇节选主要讲述了商鞅在秦国实施变法的过程、其改革措施、与旧贵族的冲突,以及最终因功高震主而被车裂而死的结局。文章通过具体事件展现了商鞅的才能与悲剧命运,也反映了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激烈与变革的艰难。
二、原文及翻译对照表
| 原文 | 翻译 |
| 商君者,卫之庶子也,好刑名之学。 | 商鞅是卫国的一个庶子,喜欢研究法家的学说。 |
| 公子卬与魏王战,败于河西。 | 公子卬与魏王交战,在河西被击败。 |
| 秦孝公卒,太子立,是为惠文君。 | 秦孝公去世,太子即位,称为惠文君。 |
| 惠文君元年,诛商君,车裂以殉。 | 惠文君元年,杀了商鞅,将其车裂示众。 |
| 商君之法,虽严而行之不废。 | 商鞅制定的法律虽然严厉,但一直得以执行。 |
| 天下皆称商君之法,至于今不变。 | 天下人都称赞商君的法律,直到现在都没有改变。 |
| 及秦孝公卒,太子立,公子虔之徒谓商君曰:“君之过,大矣。” | 到了秦孝公去世,太子即位,公子虔等人对商鞅说:“您的过错太大了。” |
| 商君惧,欲亡。 | 商鞅害怕,想要逃走。 |
| 赏罚分明,民不敢犯。 | 奖励和惩罚分明,百姓不敢触犯法令。 |
| 故秦人安其政,而不知其劳。 | 所以秦国百姓安居乐业,却不知道这是辛苦的结果。 |
三、简要分析
商鞅作为一位极具远见的政治改革家,他的变法极大地增强了秦国的实力,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。然而,他也因权力过大而遭到旧贵族的忌恨,最终落得悲惨下场。这一结局反映出当时政治环境的复杂性,也说明了改革者的孤独与风险。
从《史记》的记载来看,司马迁对商鞅既有肯定也有批评,认为他虽有功于秦国,但也因过于专断而招致祸端。这种客观的评价使得《商君列传》成为研究战国历史和法家思想的重要文献。
如需进一步探讨商鞅变法的具体内容或其对后世的影响,可继续深入阅读《史记·商君列传》全文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