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词语行将就木是什么意思】“行将就木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描述人或事物即将走向终结、衰败或死亡的状态。这个成语带有较强的文学色彩和书面语风格,多用于正式场合或文学作品中。
一、词语释义
词语 | 行将就木 |
拼音 | xíng jiāng jiù mù |
释义 | 形容人或事物即将走到尽头,接近死亡或衰亡的状态。 |
出处 | 《左传·僖公五年》:“晋献公之子重耳,行将就木。” |
用法 | 多用于形容人的生命临近终点,也可用于比喻事物的衰落或结束。 |
近义词 | 岌岌可危、濒临死亡、寿终正寝 |
反义词 | 蒸蒸日上、方兴未艾、生机勃勃 |
二、词语解析
“行将”意为“将要”,“就木”原指“靠近棺材”,引申为“死亡”。合起来就是“将要死去”的意思。这个成语通常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,可能带有惋惜、无奈或悲凉的意味。
在现代汉语中,“行将就木”虽然仍被使用,但频率相对较低,更多出现在书面语或文学作品中。日常口语中更常用“快死了”、“快要不行了”等表达方式。
三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示例句子 |
描述老人临终 | “他年纪大了,行将就木,家人正在为他准备后事。” |
比喻企业衰落 | “这家公司因经营不善,已行将就木。” |
文学描写 | “夕阳西下,万物归寂,仿佛整个世界都行将就木。” |
四、总结
“行将就木”是一个具有浓厚文化色彩的成语,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即将走到尽头。它不仅表达了生理上的临近死亡,也可以用于比喻事物的衰落或终结。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,避免过于直白或不当的使用。
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、出处及用法,可以更好地掌握其在语言中的实际应用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