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甄选问答 >

隔岸观火国语辞典

2025-07-14 18:43:37

问题描述:

隔岸观火国语辞典,真的撑不住了,求给个答案吧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7-14 18:43:37

隔岸观火国语辞典】“隔岸观火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出自《战国策·齐策二》。原意是指站在对岸看火势,比喻对别人的危难或冲突采取旁观态度,不加干涉,坐视成败。在现代汉语中,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冷漠、不关心他人处境,甚至在他人遭遇困难时仍保持观望态度。

在《国语辞典》中,“隔岸观火”被解释为:“比喻置身事外,不加干涉,静观其变。”这一解释简洁明了,突出了成语的核心含义。

以下是对“隔岸观火”的总结与解析:

一、成语释义

项目 内容
成语名称 隔岸观火
拼音 gé àn guān huǒ
出处 《战国策·齐策二》
原意 站在对岸看火,比喻冷眼旁观
现代用法 形容对他人困境漠不关心,不主动介入
同义词 袖手旁观、作壁上观、冷眼旁观
反义词 积极参与、挺身而出、见义勇为

二、使用场景

1. 日常生活中:当一个人看到朋友遇到麻烦却不愿意帮忙时,可以用“隔岸观火”来形容。

2. 职场中:同事之间发生矛盾,有人选择不表态、不干预,也可称为“隔岸观火”。

3. 历史事件:如某些国家在别国内部冲突中保持中立,不插手干预,也可用此成语描述。

三、文化内涵

“隔岸观火”不仅是一个语言表达,也反映了中华文化中的一种处世哲学。它提醒人们,在面对他人困境时,应具备一定的责任感和同理心,而不是一味地置身事外。当然,也有观点认为,在某些情况下,保持冷静观察也是一种智慧,但关键在于判断何时该介入、何时该退让。

四、注意事项

- “隔岸观火”多用于贬义,强调的是消极态度。

- 在正式场合中,应避免使用带有明显负面色彩的词语,除非有明确的批评意图。

- 使用时需结合上下文,确保语义准确。

五、结语

“隔岸观火”作为一则经典成语,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,也在日常交流中频繁出现。理解它的真正含义,有助于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更加成熟与理性,避免因冷漠而造成不必要的误解或伤害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