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词语巧舌如簧什么意思】“巧舌如簧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能说会道、口才出众。但这个成语也带有一定的贬义,暗示说话人虽然言辞动听,但可能并不真诚,甚至有欺骗的成分。
一、词语解释
词义:
“巧舌如簧”原意是指舌头像簧片一样灵活,形容人说话流利、能言善辩。但在现代使用中,多用于讽刺那些花言巧语、善于诡辩的人。
出处:
该成语出自《诗经·小雅·巧言》:“巧言如簧,颜之厚矣。”意思是花言巧语像簧片一样动听,却脸皮很厚,没有羞耻之心。
感情色彩:
带有贬义,多用于批评那些口才好但不讲诚信的人。
二、词语用法
用法 | 示例 |
形容人能说会道 | 他巧舌如簧,说得大家信以为真。 |
贬义,讽刺他人虚伪 | 这个推销员巧舌如簧,其实产品并不好。 |
常用于书面语或口语中 | 老师提醒我们不要被巧舌如簧的人骗了。 |
三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别 | 词语 |
近义词 | 巧言令色、能说会道、花言巧语 |
反义词 | 呆若木鸡、笨嘴拙舌、直言不讳 |
四、总结
“巧舌如簧”是一个典型的褒贬兼具的成语。它既可以用来赞美一个人的口才,也可以用来批评其言过其实、虚伪狡诈。在实际使用中,需根据语境判断其情感色彩,避免误用。
表格总结: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巧舌如簧 |
词义 | 能说会道,多含贬义 |
出处 | 《诗经·小雅·巧言》 |
感情色彩 | 贬义 |
用法 | 描述说话能力强,常用于讽刺 |
近义词 | 巧言令色、花言巧语 |
反义词 | 呆若木鸡、笨嘴拙舌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