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历史人物励志故事(中国历史名人励志故事500字)

导读 关于中国历史人物励志故事,中国历史名人励志故事500字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,今天小六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1、

关于中国历史人物励志故事,中国历史名人励志故事500字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,今天小六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
1、刺股悬梁战国时的苏秦,夜以继日地读书,实在太累了,就用锥子刺腿来使头脑清醒;汉代的孙敬,为了防止读书时瞌睡,便用一根绳子把自己的头发系在房梁上,只要一打磕睡就会被扯醒。

2、这就是历史上“刺股悬梁”的故事。

3、 凿壁偷光晋朝的车胤、孙康、匡衡,家里都很穷,连点灯的油都买不起。

4、夏天的晚上,车胤用纱布做成一个小口袋,捉一些萤火虫装进去,借着萤火虫发出的光亮看书;孙康在严寒的冬夜坐在雪地里,利用白雪的反光苦读;匡衡在墙上凿了个小洞,“偷”邻居家的一点灯光读书。

5、成语“囊萤映雪”和“凿壁偷光”所讲的就是这几个故事。

6、 墨池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自幼苦练书法。

7、他每次写完字,都到自家门前的池塘里洗毛笔,时间长了,一池清水变成了一池墨水。

8、后来,人们就把这个池塘称为“墨池”。

9、王羲之通过勤学苦练,终于成为著名的书法家,被人们称为“书圣”。

10、 2、海伦·凯勒有一本书,你们看过吗?这本书的名字就叫做《勤奋好学的故事》。

11、这本书里面记载着许多名人刻苦学习的故事,我就讲一下里面其中的一个:海伦·凯勒相信大家都知道吧?她是美国的著名的女作家,她小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,弄得她双目失明,耳朵也失去了听觉。

12、当海伦七岁时,她的父母为她请来了一位教师,帮助她学习。

13、可是,海伦看不见,也听不见,怎么学呢?所以这位教师想了一个办法:先拿一个洋娃娃给她玩,然后在她的手心上,写上洋娃娃这个词儿,这样海伦就知道了什么叫洋娃娃了。

14、因此,海伦很快就喜欢上这种学习的方法。

15、从此以后,海伦就用这个办法学习,她一个一个地记,日积月累,她学会了不少的词。

16、你可以想想,海伦作为一个又聋又瞎的孩子,她要克服怎样的困难啊?但她不怕困难,以惊人的毅力在学习、在生活,终于成为一个举世闻名的作家。

17、现在,人们的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好多了,不必再 “凿壁偷光”,更不必模仿“刺股悬梁”的做法,但古人那种勤奋好学的精神却值得我们好好学习,而且我们都是健康人,比海伦·凯勒强多了,只要我们学会不怕困难,不半途而废,刻苦学习,立志成才,就一定会成功。

18、 3、爱迪生是世界上有名的发明大王,他的发明有一千多项,像电灯、留声机、电影机等都是他发明的。

19、 然而童年的爱迪生因为家中贫穷,只上过几年学,他十二岁便到火车上去卖报了。

20、不能去学校读书,他就自学。

21、他非常热爱学习,一边卖报一边看书看报,抓紧时间学习和做实验。

22、 爱迪生的父亲平时对家里人要求很严格,他规定全家每天晚上十一点半前必须关灯睡觉。

23、可是,爱迪生卖完报纸回到家常常是晚上十一点了,这样他回家后就没时间做自己喜欢的实验了,这可怎么班呢?这对于喜欢自己学习、摸索的爱迪生来说,简直是难以忍受。

24、于是他想来想去,终于想出一个好办法,能让爸爸支持自己做实验。

25、一天,爱迪生用铜线在树上架起了电线,直接接到他的好朋友家里,并把当天卖剩下的报纸和一台电报机留在朋友家。

26、晚上会到家后,他爸爸要看报纸,爱迪生说今天的报纸卖完了。

27、起先他的爸爸并没有非常可惜。

28、爱迪生为了引起爸爸的兴趣,就开始说起今天报纸的内容如何新鲜有趣,没有看真是非常可惜。

29、爱迪生的爸爸听到他讲得如此绘生绘色,真的非常想看。

30、于是他问爱迪生还能不能想办法找一份来。

31、爱迪生说,他的朋友佳丽还有一份,他可以用电报把报纸的内容传过来。

32、这个时候爱迪生的爸爸想看报纸的瘾上来了,于是就痛快地答应了他。

33、 4、《焦耳求知——好学》英国著名科学家焦耳从小就很喜爱物理学,他常常自己动手做一些关于电、热之类的实验。

34、 有一年放假,焦耳和哥哥一起到郊外旅游。

35、聪明好学的焦耳就是在玩耍的时候,也没有忘记做他的物理实验。

36、 他找了一匹瘸腿的马,由他哥哥牵着,自己悄悄躲在后面,用伏达电池将电流通到马身上,想试 一试动物在受到电流刺激后的反应。

37、结果,他想看到的反应出现了,马收到电击后狂跳起来,差一点把哥哥踢伤。

38、 尽管已经出现了危险,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爱做实验的小焦耳的情绪。

39、他和咯咯又划着船来到群山环绕的湖上,焦耳想在这里试一试回声有多大。

40、他们在火枪里塞满了火药,然后扣动扳机。

41、谁知“砰”的一声,从枪口里喷出一条长长的火苗,烧光了焦耳的眉毛,还险些把哥哥吓得掉进湖里。

42、 这时,天空浓云密布,电闪雷鸣, 刚想上岸躲雨的焦耳发现,每次闪电过后好一会儿才能听见轰隆的雷声,这是怎么回事? 焦耳顾不得躲雨,拉着哥哥爬上一个山头,用怀表认真记录下去每次闪电到雷鸣之间相隔的时间。

43、 开学后焦耳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做的实验都告诉了老师,并向老师请教。

44、 老师望着勤学好问的焦耳笑了,耐心地为他讲解:“光和声的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,光速快而声速慢,所以人们总是想见闪电再听到雷声,而实际上闪电雷鸣是同时发生的。

45、” 焦耳听了恍然大悟。

46、从此,他对学习科学知识更加入迷。

47、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认真地观察计算,他终于发现了热功当量和能量守恒定律,成为一名出色的科学家。

48、 5、《战胜残疾的巴雷尼——坚持》巴雷尼小时候因病成了残疾,母亲的心就像刀绞一样,但她还是强忍住自己的悲痛。

49、她想,孩子现在最需要的是鼓励和帮助,而不是妈妈的眼泪。

50、母亲来到巴雷尼的病床前,拉着他的手说:“孩子,妈妈相信你是个有志气的人,希望你能用自己的双腿,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!好巴雷尼,你能够答应妈妈吗?” 母亲的话,像铁锤一样撞击着巴雷尼的心扉,他“哇”地一声,扑到母亲怀里大哭起来。

51、 从那以后,妈妈只要一有空,就给巴雷尼练习走路,做体操,常常累得满头大汗。

52、有一次妈妈得了重感冒,她想,做母亲的不仅要言传,还要身教。

53、尽管发着高烧,她还是下床按计划帮助巴雷尼练习走路。

54、黄豆般的汗水从妈妈脸上淌下来,她用干毛巾擦擦,咬紧牙,硬是帮巴雷尼完成了当天的锻炼计划。

55、 体育锻炼弥补了由于残疾给巴雷尼带来的不便。

56、母亲的榜样作用,更是深深教育了巴雷尼,他终于经受住了命运给他的严酷打击。

57、他刻苦学习,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。

58、最后,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维也纳大学医学院。

59、大学毕业后,巴雷尼以全部精力,致力于耳科神经学的研究。

60、最后,终于登上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领奖台。
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